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關鍵字搶先看 👀
#晶圓#半導體#台積電#先進製程#網紅行銷
全店,消費滿300元即享免運優惠,未滿300元需付60元運費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隨著5G、物聯網和電動車的發展,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,全球半導體產值將在2030年突破1兆美元,商機龐大。於此同時,台灣的人才市場卻嚴重供需失衡,引爆搶人大戰。不僅企業著急,政府、學界也紛紛出手。 半導體讓台灣頻頻亮相於國際間,卻也曝露出台灣人才育成的長期問題。本期封面故事將透過企業、產學的案例,分析半導體缺工的原因及解方。
過去兩年,全世界缺晶片,台灣缺人,兩者很容易被聯想為:如果台灣能補齊人,全世界就不缺晶片,但實際情況是:美日德都推動在本國蓋半導體廠,所以台灣能補齊人當然好,最重要是輸出到上述三地去蓋廠和生產晶片。生吃都不夠,還有多的曬乾?台灣半導體業正遭遇史上最大缺工潮,現有從業人員30萬,但還缺3.7萬。從作業員到工程師,從上游設計、中游製造到下游封測都在找人。
英特爾(Intel)、美光(Micron)和艾司摩爾(ASML)等外國業者也來台搶人,墊高本地工程師的薪資。與美國接近,也使得行之有年的加班文化,得以檢討改進。 全球半導體業從第3季開始調整庫存,而景氣降溫,台灣也受到影響,但徵才動作並未放慢,台積電甚至比同業提早半年向準畢業生招手。業界找人除了電子、電機、材料、化工、化學、物理以及機械這些相關科系,理工科非相關科系、甚至文組的畢業生,也可經由上過基礎課程後加入,觸角同時伸向女性和外籍人才,擴大取才來源。 一座12吋廠造價百億美元起跳,需要1,000到1,500位員工,依先進或成熟製程而有不同。台積電在建和預計要蓋的晶圓廠就超過10座。2009年金融風暴後的逆勢加碼投資,讓台積電拉開與同業差距,這次不景氣將是另一個轉折點。
對台灣也是。晶片製造方面,在產能和技術居領先的台灣與韓國各擅勝場;晶片設計方面,全球前10大廠商有6家和美國有關,4家來自台灣。要爭取更好成績,除了資金,最關鍵的就是人才,目前幾乎是傾全島之力,把能用的都推上前線。
該不該All in半導體?
這個行業周期起伏明顯,過去台灣在DRAM吃過大虧,最後認賠止損。
如今,台灣半導體業產值一年約新台幣4兆元,相當於GDP的2成,任何劇烈波動將直接衝擊經濟;如果不繼續加碼,和韓國的相持狀態就會出現變化,遑論在後虎視眈眈的中國。 拋開國家競爭的宏大敘事,對業者和求職者來說,這僅是單純的雙向選擇,只不過天平開始傾向後者,而接下來就業板塊是否因半導體大舉招人而出現位移,影響軟體、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區塊鏈和電動車業,那是另一個問題。
採訪編輯邱品蓉蒐集了大量資料,並遍訪半導體上中下游業者以及設備廠商,企畫出這一期的封面故事。台灣投資這個領域近半世紀,中間有過大輸大贏,現在正進入全新一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