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2023-02-27T16:00:00.000+00:00截止 指定分類,【2023 新春書展】零售雜誌滿2本8折,4本(含)以上7折 (當月新刊、套書、不在本活動折扣範圍)
至2023-02-27T16:00:00.000+00:00截止 全店,【新春限定】消費滿300元即享免運優惠 (含單筆紙本+電子),未滿300元需付60元運費
至2023-02-27T16:00:00.000+00:00截止 全店,【2023 新春書展】單筆消費滿2,000元,贈線上課程折扣金500元、再抽【聰明主管的正向領導學】線上課程10名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開放銀行(Open Banking)的風潮,正從歐洲吹來, 慢慢拓展到香港、澳洲、以色列、新加坡、墨西哥等, 台灣金管會近年也陸續端出相關政策。
如同比爾‧蓋茲早在1990年代就曾說過,「銀行服務是必要的,銀行不是。」(Banking is necessary ; banks are not.)
未來,銀行將不再只是場所的代名詞,而是依附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。 金融產業開放、共享的浪潮,或許你還感受不到,但這波趨勢已是現在進行式, 將挑起你意識到「服務痛點」的敏感神經、察覺到未被滿足的需求, 甚至帶領你進入你從未想像過的自由開放境地。
數位化銀行成為消費者食衣住行的窗口,刷卡時,各通路配有不同App告知你該用哪一張卡或最優惠的支付選擇。而卡費怕早給,又怕晚交,能當日提醒消費者又能一鍵匯款的服務也開始出現,期待某一天市場會遍地開花。雖然還在起端,資料仍不齊全,我們對開放銀行的各種想像也都還在萌芽,也或許,還會碰到許多阻力。
換句話說,完全的自由經濟,極致的開放,可能造成的商業競爭也更激烈,面對開放銀行時代,銀行業者在消金服務上,想要因資訊落差賺錢,恐怕會很不容易,畢竟能一鍵查知20家銀行給你個人化的房貸利率,你會毫無疑慮的選擇最低的! 依稀記得十年前「卡神」事件,這位新聞人物遊走在購物禮券、折價優惠跟刷卡紅利之間,巧妙的買賣套利,年撈百萬;而未來,當所有優惠都完全公開透明,消費者跟商業服務供應商,誰,會是真正的贏家?(節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