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關鍵字搶先看 👀
#ESG#永續#低碳轉型#碳焦慮#台電
全店,消費滿300元即享免運優惠,未滿300元需付60元運費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減碳不再是有做就好的加分題,如今已是企業經營的標配。
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正式公布後,企業推動營運低碳轉型有更明確的方向。 根據勤業眾信報告指出,台灣若積極減碳,未來50年內將帶動1.3兆美元經濟成長。在邁向永續脫碳的道路上,企業需改變既有的商業思維,投入低碳創新。透過本期封面故事的實作案例、減碳工具,企業減碳不再是難事,更是布局事業第二成長曲線的機會點。
一般企業都要定期編製財務報表,每月、每季、半年或全年,上市櫃公司還需公開揭露,讓股東、監管機構和銀行了解營運狀況。
營收、獲利和毛利率是成長還是下滑、存貨是增加還是減少、應收帳款天數是拉長還是縮短、帳上現金流是否足夠支付日常和短期開支、董監事持股有無異常變動?還有,報表是否經由專業會計師簽証、出具的是保留還是無保留意見?這些都可以從財務報表一窺究竟,也是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的日常娛樂。
進一步比較,研發占營運費用的比例,是高於還是低於同業平均?是否按照公司治理原則聘請獨董,名單是哪些人?與子公司或轉投資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是否揭露、營收損益是否認列?問題還可以列出一長串,財報就像企業的體檢表,反應健康程度。
ESG報告則是第二張體檢表。
在環境(Environment)、社會(Social)和治理(Governance)這3個面向,許多中大型企業已開始每年編製報告,對外揭露在這3方面做了什麼、達到什麼成績、以及未來的方向。ESG報告的格式尚未標準化,不像財報裡的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有統一表述方式;但從董事長到執行長,必需在ESG報告中承諾並說明,應對氣候變遷、促進社會利益和強化企業治理,公司的目標和行動計畫,風險與機會,以及利害關係人是哪些。
ESG當中的「E」是目前最受關注的,特別在淨零碳排和碳中和這方面。 政府在3月底公布台灣2050淨零碳排放路徑,接下來會以行政規定和法律來推進。企業則在這一年來加快進行內部的碳盤查和碳定價,以期達到碳中和,並通過認證取得資格,順利出口產品,避免歐洲明年開始針對未達標廠商收取跨境碳稅。 企業不能獨善其身,整條供應鏈上的碳排量都是一起計算,所以必須和供應商共同努力;銀行也必須更仔細檢視客戶的ESG執行程度,減少提供貸款給減碳未達標的企業,否則碳排量要算到銀行身上,將之中和付出的成本可能遠高於賺到的放款利息。以往判斷公司健康首看財務報表,以後還要加上ESG報告。巧合的是,這2項都可由4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。財報顯示的是獲利能力(Profit),ESG展現的是可持續性(Sustainability),兩者平衡代表可持續地獲利,重新定義了會計上的Balance Sheet(資產負債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