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關鍵字搶先看 👀
#高價值100強#電子#航運#供應鏈#疫情#產業集中化
全店,消費滿300元即享免運優惠,未滿300元需付60元運費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台灣15個產業、1,132家上市櫃企業競爭力大盤點
電子業11年來最好,未來萬里無雲? 走向解封時代,航海王還能旺下去?
當數項重要因素,精準且湊巧地整合在一起時,就可能形成一場「完美風暴」。
回顧2021年,疫情反覆、供應鏈卡關、通膨、中美科技戰僵持……各種危機交互作用,形成一場風暴席捲全球,台灣卻逆勢迎來「11年來最好的一年」。 當市場大缺貨,企業怎麼布局產能,完美達成任務?當世界低迷的消費力開始重振,台廠如何抓住商機,創造獲利?《數位時代》連續3年製作「高價值企業100強」調查,帶你看見起伏動盪的這一年,哪些企業化挑戰為成長動能,持續保持領先。
4月中受桃園市長鄭文燦邀請,參加桃園數位隊成軍的活動。午餐時隔壁坐了一位知名資通訊廠商的執行副總經理,聊起最近上海封城,造成附近蘇州和昆山跟著停工,生產和交貨都受影響。 他們的應變很快,一聽到消息,立刻讓派駐當地的幾十位主管(台幹和陸幹),準備好個人衣物和盥洗用品,直接住到工廠裡,當開始執行封城無法自由進出後,確保生產和出貨按進度走。 一周後,特斯拉在上海浦東的電動車工廠,也打算比照辦理。這座工廠沒有宿舍,而是臨時改裝出就寢區、用餐區和淋浴間,然後每位員工發一個床墊和睡袋。
特斯拉在前年和去年各出貨48萬輛和89萬輛車,過半都來自上海浦東廠所生產。 去年馬來西亞在Delta病毒最嚴重時,每日動輒數萬名新增確診案例,造成多地封城。當時有一家生產第三類半導體的車用電子供應商,也在歐洲車廠客戶請託下,讓員工住廠以確保供貨。 特斯拉在美國加州、德州和德國柏林都有工廠,但目前僅上海浦東廠有準備員工睡袋。很難想像它會在美國和德國提出類似要求,即使提出,員工也很難配合,光是工會和政府主管勞工事務的部門就難過關。 在疫情嚴重而限制出門時,辦公室的工作可以部分轉為在家進行(Work From Home),生產線的工作卻只能停工或以廠為家(Work As Home)。
歐美工廠會選擇停工,並藉著政府抒困金或銀行緊急貸款解危,亞洲各國則因財政能力有別,工廠老闆只能自求多福。 對包含台灣業者在內的亞洲供應商來說,不管是生產零件或系統,還是組裝代工,接單出貨絕不是單純的來料加工,而是要處理許多大小問題和髒活累活。生意能做多大,取決於比客戶早想一步、多走幾步。 因此,技術能力、量產能力、成本控制能力,還有應變能力,缺一不可。這也鍛鍊出台灣工程師能在實驗室拚先進製程,在會議室做簡報談解決方案;當生產線有狀況,要捲起袖子下去找問題,趕出貨時還要備好睡袋和行軍床。平時,台積電因為用博士去顧機台、工程師要輪夜班而被批評,一流人去做二流事;但是碰到半夜地震,一小時後連通新竹科學園區的光復路上,已經擠滿要趕回去處理問題的車潮。 解決問題就是創造價值,問題愈難,價值愈大。
2021年,在疫情、中美貿易戰持續、航運堵塞和供應鏈中斷等不利因素構成的完美風暴下,卻也是台灣電子業自2010年後表現最好的一年。本期封面故事〈高價值企業100強〉對此有詳細報導。